慧择小马老师 · 9月前818 人看过
前段时间,银保监会公布了一个《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。
里面提到一个重要的信息:
重疾险可以“转让”了。
很多人会好奇:
“难道我买的重疾险,可以转让给家人用?”
“买过的保险,以后也可以挂在‘咸鱼’,以旧换新?”
当然不是,此“转让”,非彼转让,一起来看看。
重疾险到底如何“转让”?
以前在大家的印象中,只有人寿保险的合同,才是最安全的。
因为即便保险公司破产了,保单会由其他公司接管,我们的保障不受影响。
针对这一点,银保监会发布的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直接给这条旧规定,打上了补丁。
图片来源:《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
长期健康险,年金险,长期意外险也和人寿保险合同一样,要受到最高规格的保护。
大家知道,“人寿保险”与“健康保险”在过去,一直是并列的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人寿保险包含了死亡保险、生存保险和两全保险。
包括了常见的定期寿险、增额终身寿险。
而重疾险属于疾病保险,是健康保险的一种,并不属于人寿保险的范畴。
也就是说,保险公司破产,重疾险能不能转让,之前并没有明文规定。
既然没有政策保护,那担心保单受损的朋友就会很慌,因为,保单能不能转,好像全凭运气。
但这次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修正了这片政策之外的“模糊地”:
大家伙买了重疾险、医疗险、意外险、年金保险,只要是长期保险,你的保单待遇就和人寿保险一样安全。
保险公司一旦破产或撤销,保单必须找到其他保险公司来接盘。
如果保险公司不愿意接,好,那由银保监会来指定,你的利益基本不受影响。
通俗一点讲就是,现在的管理办法,直接不允许你的长期保险出事。
那有人又会问:“长期保险有保障了,短期保险呢?”
“比如车险,或者短期健康险(如一年期的百万医疗险、意外险)。”
别急,这类保险,同样有处理办法:
图片来源:《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
我们分两种情况来看:
第一种是,如果个人保单还没有发生过理赔。
5万元以内的,可以退还保费或者退还现金价值;超过5万元的部分,由保险保障基金会承担90%的赔付;
另一种,如果这一年刚好出险理赔,那该赔多少,就赔多少。
反正,都要做到了有交有代,不会暴雷了就不管你。
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,只买了一年内的短期险,如果保险公司想解约或想退保,只能退还现金价值。
所以,再啰嗦一句,在短期保险里,除了意外险建议买一年保一年,其他的健康类险种,最好买长期产品(如:保证续保的医疗险)。
因为健康类保险都是和身体挂钩的,万一身体情况不好了,很可能就买不了其他保险了。
你的保单,到底有多安全?
其实,保单安全问题,过去一直困扰着很多买保险的人。
有一个热门问题是:“你愿意多花钱,为大保险公司的品牌买单吗?”
“我愿意,花钱买放心啊。”
“买大公司的保险,至少不会破产。”
“线下买的保险,也总比网上买保险安全、靠谱。”
大家习惯把保险按照公司和品牌,划分为三六九等,也通常把保险公司“大”和“安全”划上等号。
其实买保险,不是买包、买车,谁都不会拿本保险合同去显摆。
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,只要是合法成立的保险公司,背景都非同一般。
1
保险公司成立门槛极高
因为要成立一家保险公司,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
① 要持续非常有钱
官方规定,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2亿,而且必须是实缴资本。
如果少于这个数,不好意思,保险公司成立不了。
实际上,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普遍是20亿+。
② 背后的股东,来头不小
股东不仅要有干净的行业背景、良好的信誉、没有违规违法记录,还要善于经营。
其实,大家所谓的“小公司”背后的股东实力都不弱,随便挖一挖:
光大永明:两大股东分别是中国光大集团(央企、世界500强)和 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(世界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之一)
华贵人寿:大股东是“白酒界王者”贵州茅台。
你看,只有家底雄厚,根正苗红,才有可能成为保险公司的股东。
2
监管标准从来都很严格
其实,保险公司在监管标准上,甚至比银行更严格。
公司每年、每季度都有“考核KPI”,要向银保监会爸爸汇报。
其中,最核心的考核,是看它的偿付能力够不够。
比如,我国采用偿二代的监管体制,综合偿付能力超过100%的保险公司,才有资格继续运营。
这样,一定程度可以降低破产风险。
这里补充一点,能在网上销售互联网保险的公司,综合偿付能力必须超过120%。
另外,买到的互联网保险,都是监管筛查过的。
所以你压根没必要担心网上买保险靠不靠谱。
3
“保险保障基金会”老大哥,随时救急
其实,每家保险公司在成立之初,都会拿20%的注册资本存入指定的银行,这笔钱平时不能动,关键时候,用来偿还债务。
这笔钱就叫保险保证金。
另外,有一个叫保险保障基金的老大哥,平时保险公司每卖出一份产品,就会向它收一部分钱。
这笔钱,当保险公司遇到了极端风险,比如破产、经营不善,那老大哥就带着这笔钱出来救急。
据公示,截至2021年底,保险保障基金的余额为1,829.98亿元。
家底是相当厚。
4
保险公司背后,还有保险
为了分摊风险,很多保险公司会再找保险公司合作,这些公司就叫“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”。
有钱大家一起赚,要赔大家一起赔,相互分拆风险。
所以,整体来看,整个保险行业就是个利益共同体。
那些被接管的保司,还好吗?
最后,跟大家聊聊,保险公司会破产吗?
当然会,保险公司是可以申请破产的。
但那些被接管,或接受保险保障基金救助的公司,其实之后发展得并不赖。
比如,2007年的新华保险,还有2018年的安邦保险,都被接管过。
新华保险成了众所周知的大保险公司。
安邦集团下的安邦人寿、养老、资管等三家子公司的股权,转让到了大家保险集团旗下。
之前消费者买的保险,都是正常赔付的。
所以,总而言之,无论保险公司如何变动,我们的每一份保单都会受《保险法》的保护。
尤其是《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一旦生效,就意味着我们的保单会更加安全。
这样的话,在买保险的时候,还是要回到产品本身。
坚持一个原则:保险产品,优先于保险公司。
对保险有任何疑问,或者想要为自己或家人规划保险方案,欢迎预约顾问哦!